我国新闻网 不负山海:三个“美丽邂逅”的厦门故事

  初春的福建厦门,阳光温暖,碧波清波,和风轻拂,草木摇曳,成群的鸟儿在水畔寻食、嬉戏,一派朝气蓬勃之景。

  这儿是许多珍稀物种的家乡,有闻名的“海上大熊猫”中华白海豚,有被誉为“活化石”的文昌鱼,还有“我国最美小鸟”栗喉蜂虎……得益于厦门数十年如一日对生态的维护和规划,与这些珍稀物种来一场“美丽邂逅”,已不算稀罕事。

  现下正是冬留鸟“做客”厦门的时节,在集美区杏林湾,观鸟爱好者的望远镜、长焦相机时而对着在芦苇丛中休息的白鹭群,时而追跟着掠过水面的鸬鹚。

  记者见到厦门市观鸟协会会员黄志泉时,他正同静心调查的小学生们娓娓道来:“许多鸬鹚来这儿休息越冬,最多的时分有一万多只。”

  黄志泉笑说,厦门有“一黑一白”两道风景线:在西堤闸门经常能看到成群的白鹭捕鱼,这是白色风景线;秋冬时节不计其数的鸬鹚在湖边回旋扭转而起,这是黑色风景线。

  杏林湾原为开阔海湾,因长时刻围湾造田、过度水产饲养,生态环境严峻恶化,一度难觅留鸟踪迹。近年来,跟着厦门加大对海洋ECO的修正,杏林湾的生态环境逐步好转。“湿地维护得好,物种丰厚,鸟天然就飞来了。”黄志泉说。

  现在,水面开阔的杏林湾,已成为重要的生态湿地和鸟类休息繁衍基地,共有鸟类14目38科98种,国家II级重点维护动物有6种,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条约附录的有4种,是当之无愧的“飞鸟乐土”。

  国家二级维护动物、“我国最美丽的鸟类”栗喉蜂虎近年一再现身厦门。(厦门市委宣传部供图)

  初春时节,阳光正好,记者搭船时偶尔看到一群白海豚在厦门火烧屿邻近海域结伴畅游,它们时而跃出水面,时而潜入海中,非常心爱。

  中华白海豚是全球范围内最为濒危的一类海洋生物,因数量稀疏而被冠以“海上大熊猫”之称。

  多年前,因为海洋污染,中华白海豚休息环境被严峻损坏,数量剧减。为看护“海上大熊猫”,厦门于1997年景立了中华白海豚天然维护区,并先后展开了西海域、环东海域归纳整治等工程。通过二十多年的尽力,维护作业获得显着成效。

  原厦门市渔政办理处处长辛建军对中新社记者说,中华白海豚在厦门海域种群数量安稳并逐步提高,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60头,到2020年的80多头。厦门是国内仅有能在主城区看到白海豚美丽身姿的城市,足以阐明这些年来厦门环境维护成效显著。

  走进坐落厦门的天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珊瑚保育馆,记者似乎来到了奥秘的海底国际。这处面积仅145平方米的珊瑚保育馆,饲养着近百种造礁珊瑚,是国内技能最先进、培养造礁珊瑚品种最多的活体实验室。

  馆内的大型玻璃通明缸体便是珊瑚暂时的“家”。缸体内,色彩缤纷的珊瑚犹如水中开放的花朵,造型各异的珊瑚礁有的像花、有的像扇子,身姿灵活的小鱼们在其间自在络绎。

  珊瑚礁是由珊瑚虫排泄的石灰质骨骼堆积而成的。“就像一栋楼相同”,天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厦门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王啟芳说,珊瑚礁的空间和结构,能够为海洋生物供给很好的维护和繁衍场所,对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。

  放眼全球,因为气候均匀状况随时刻的改变与人为损坏,珊瑚白化等现象产生的频度逐步添加,珊瑚礁也成为最软弱的海洋ECO之一。王啟芳说,海洋三所正致力于培养更强环境耐受的“珊瑚宝宝”,用于户外珊瑚礁的修正,使其康复较高的生物多样性。

  对生态环境灵敏的珍稀动物是查验一座城市生态成色的“试纸”。保育馆内摇曳的珊瑚虫,海上逐浪嬉戏的白海豚,公园里频频现身的珍稀鸟类……它们的健康成长,正是厦门推动生态维护的一个个缩影。“从前远、现在近”,成为珍稀动物与这座“海上花园”之城最好的故事。

上一篇:
下一篇: